來源: 發(fā)布時間:2023-3-9 19:12:29
2022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科學家發(fā)現“四中子態(tài)”存在最明確證據

   由數十個國家的科學家組成的聯(lián)合團隊發(fā)現了迄今“四中子態(tài)”(tetraneutron)奇異物質存在的最明確證據。相關論文2022年6月22日發(fā)表于《自然》。

   中子是不帶電荷的亞原子粒子,由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組成。因其下夸克和上夸克之電荷互相抵消,因此中子不帶電荷,且穿透性強,無法直接進行觀察。中子在核轉變中是非常重要的媒介物。核物理學領域長期存在一個研究問題,即不帶電荷的核系統(tǒng)是否存在。雖然所有物質均含有中子,但只有中子星包含幾乎完全由中子構成的物質,這些中子通過核力以極高的密度結合在一起。

   20年前,科學家意外發(fā)現了一種奇異物質“四中子態(tài)”的存在跡象,該物質可由4個中子組成。相關研究表明,鈹和碳原子碰撞后可以形成“四中子態(tài)”。但當時整個實驗存在很大的誤差范圍,也無法排除其它可能原因。有科學家提出質疑,這一奇異物質可能是由不同類型的粒子形成。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了“四中子態(tài)”的存在。

   此次,國際聯(lián)合團隊找到了迄今“四中子態(tài)”存在的最明確證據。德國慕尼黑工業(yè)大學Roman Gernhauser等人利用不同的粒子碰撞,制造出比平常多出4個中子的氦原子,然后與質子碰撞。在碰撞后,只剩下4個中子,并且可以結合成一個“四中子態(tài)”。該實驗旨在抑制可能干擾或被誤認為是產生“四中子”的每一個反應,因此他們以無與倫比的精度測量了缺失的能量。通過追蹤缺失的能量,他們推斷出“四中子”形成的時間非常短暫,僅有10~22秒鐘。據悉,這一發(fā)現將有助于物理學家對核力本質的理論進行微調。

   研究團隊目前正在開發(fā)一種特殊的探測器,當一個“四中子態(tài)”進入其中時,它會記錄下清晰的信號,這將有助于更直接地研究這種物質,獲取其更精確的細節(jié)!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23年2月刊 封面)
發(fā)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