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彧綜合報道 來源: 發(fā)布時間:2018-1-2 12:51:0
SIO:向海洋進軍

 
在美國南加州的“夢幻小鎮(zhèn)”拉霍亞(LaJolla),坐落著目前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大、最重要的海洋科研中心之一——斯克里普斯海洋學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SIO)。
 
自1903年成立至今,100多年間,SIO一直忠實踐行著“為了社會和環(huán)境的利益,努力探尋、教授并傳播對海洋、大氣、地球及其他行星的科學理解”的使命。
 
輝煌的足跡
 
1892年,美國加州大學教授William E . Ritter在加州海岸的幾個臺站進行了一系列夏季海洋生物學研究,這些研究為SIO的誕生做了充分的準備。
 
1903年,Ritter和E.W.Scripps、Ellen Browning Scripps、FredBaker等人共同設立了圣迭戈海洋生物學協(xié)會,其不僅是加州大學動物學系的海濱研究實驗室,更成為了SIO的前身。該協(xié)會的主要職責是對毗鄰南加州海岸的太平洋水域進行生物和水文測量,建造并維護公共水族館和博物館等相關事宜。
 
1905年,圣迭戈海洋生物學協(xié)會從科羅納多搬到了拉霍亞,并于1907年獲得了現(xiàn)在的校區(qū)。1912年,圣地亞哥海洋生物學協(xié)會歸屬加州大學,并更名為斯克里普斯生物研究所。
 
更名后的新機構很快就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前來,包括Harry B. Torrey、 Loye Holmes Miller、Samuel Jackson Holmes、Joseph Grinnell、Charles Atwood Kofoid以及后來在科學領域嶄露頭角的其他人。
 
1924年2月1日,繼Ritter退休之后,Thomas Wayland Vaughan被任命為研究所的第二任所長。1925年10月13日,斯克里普斯生物研究所再次被重新命名為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開始全面研究海洋。
 
在Vaughan的支持和倡導下,SIO的科學家們由單純的海洋生物研究擴展到海洋生理學、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學和海洋地質(zhì)學研究。Vaughan鼓勵SIO的科研人員選擇海洋學的特殊領域進行研究,而他本人也在太平洋進行了許多積極的海洋調(diào)查,并被日本化學家Joji Sakurai任命為太平洋科學協(xié)會太平洋海洋學國際委員會主席。
 
1936年9月1日,挪威海洋學家、極地科學家Harald Ulrik Sverdrup接替Vaughan成為第三任所長。作為同時代最偉大的海洋學家之一,Sverdrup的到來,讓SIO迅速發(fā)展成為一個世界級的海洋學研究機構。
 
在擔任所長期間,Sverdrup開拓了深海研究,開設了全美國第一門海洋學課程,并與Martin W. Johnson和Richard H. Fleming共同撰寫了世界上第一本現(xiàn)代海洋學教科書——The Oceans: Their Physicals, Chemistry and General Biology,其至今仍然被認為是海洋學方面的“圣經(jīng)”。
 
起初,Sverdrup只接受3年的聘期,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中斷了他重返歐洲的計劃。戰(zhàn)爭期間,Sverdrup一直繼續(xù)研究工作直到1948年。
 
這一時期,在他的帶領下,SIO全面服務于戰(zhàn)爭。比如,SIO開設了軍事氣象學課程,訓練了超過1200名軍事氣象人員;幫助海軍解決潛艇的聲波干擾;發(fā)明海浪預測法幫助盟軍成功地在北非、意大利和諾曼底等海岸登陸等。
 
二戰(zhàn)結束后,SIO雖歷經(jīng)多任所長的更迭,但對海洋學研究的支持力度并未受到任何影響,反而獲得的資助日益增加,研究范圍也得到進一步拓展,優(yōu)秀科研人才不斷涌現(xiàn)。迄今為止,從SIO走出了3名諾貝爾獎得主、17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2名國家工程院院士。
 
如今,作為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一部分的SIO,研究領域已擴展到包括與地球相關的物理學、化學、地質(zhì)學、生物學和氣候?qū)W等方面,成為全球最古老、規(guī)模最大、最重要的海洋和地球科學研究以及研究生培訓和公共服務中心之一。
 
理解和保護地球
 
目前,SIO下設生物、地球、海洋和大氣3個研究部,海洋物理、能見度、生理研究3個實驗室,以及海岸研究中心、海洋生物研究組、研究生院等機構。
 
有著114年科學研究歷史的SIO,對海洋學、地球認知領域以及整個社會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其主要涉及的研究領域包括:空氣—海洋交互作用、氣候變化、海岸演變、地震、地質(zhì)學、地球物理學、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海洋保護、海洋生物學、海洋化學、海洋食物網(wǎng)、海洋基因?qū)W、海洋工程學、物理海洋學等。
 
不僅如此,正在SIO進行的數(shù)百個研究項目中,許多都是跨學科研究,即將一項研究的發(fā)現(xiàn)與其他研究的進展緊密結合起來。
 
在SIO,這種基礎科學方法正應用于研究物理環(huán)境如何影響生命系統(tǒng)及全球變化、海洋污染和海洋資源等方面。通過借助廣泛的海洋科學考察、地面以及空中研究(包括衛(wèi)星遙感和寬量程儀器網(wǎng)絡的使用),SIO在全球范圍內(nèi)完成觀測、測量和樣本數(shù)據(jù)的采集,從而獲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海洋科考
 
提及SIO,就不能不提其所擁有的現(xiàn)代化的遠航艦隊。
 
建所至今,SIO擁有Roger Revelle、Melville、Robert Gordon Sproul以及Sally Ride四艘海洋科考船,以及一個355英尺的海上研究平臺FLIP。
 
其中,兩艘最大的船——Roger Revelle和Melville具有非常復雜的海底測量系統(tǒng),其航行時長可由一天到數(shù)月之久。
 
FLIP則由海軍研究辦公室(ONR)提供經(jīng)費,由海洋物理實驗室(NPL)、SIO以及加州大學共同研發(fā),主要用于地球物理、氣象、物理海洋以及聲學的研究,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都做過相關實驗。目前,SIO的船舶運營和海洋技術支持部門正打算對平臺上的科學系統(tǒng)進行一系列的技術升級,以使FLIP擁有與其他科考船類似的傳感器基本套件。
 
一個多世紀以來,SIO的海洋科考船為科學家、教育工作者和學生提供了安全且有遠見的科學考察活動。在過去的5年里,SIO完成了304個獨立的研究任務,成功搭載了來自425個不同研究機構和實驗室的4526名科學家、學生、工程師和探險家進行航行考察活動,為解決人類社會對地球、環(huán)境以及生命的最根本問題而努力前行。■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7年12月刊 實驗室)
發(fā)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