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落 來源: 發(fā)布時間:2017-4-21 20:3:37
大理,一場難忘的“風花雪月”

 
說起大理,就不得不說一說大理那頗具盛名的“四絕”。
 
走在下關,輕風吹走一路的疲乏,令人心曠神怡,輕松愜意;上關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鮮花鋪地,爭奇斗艷;遠觀蒼山,經夏不消的皚皚白雪令人誕生無限遐想;俯視洱海,月影漂浮,仿若天上人間。
 
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大理的自然風光正以這“風花雪月”的四大奇景而聞名天下。
 
蒼山洱海
 
在“風花雪月”的“四絕”當中,又以蒼山洱海尤為令人神往。
 
蒼山又名點蒼山,其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天生橋,由十九峰自北向南連脊屏列組成。而尤為令人稱奇的是,這十九峰,峰峰均有一個別致又富有意境的名字:云弄、雪人、鶴云、觀音、佛頂、馬龍、斜陽實在風雅至極。
 
十九峰的海拔均在3500米以上,其中7座山峰的海拔達到4000米以上。由于海拔較高,峰頂異常嚴寒,終年白雪皚皚。但也正是這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成就了“風花雪月”中的一絕。
 
而對于蒼山千年不化的積雪,民間總是流傳著更為美好的說法。相傳,蒼山腳下曾瘟疫流行,一對白族兄妹在觀音的指引下學法歸來,將瘟神攆到了蒼山頂上,讓大雪凍死。而為了使瘟神不得復生,妹妹便化作雪神,永鎮(zhèn)蒼山。
 
其實,除卻茫茫白雪,蒼山的花卉同樣聞名遐邇。據說,云南的八大名花在這里都可以尋得蹤跡。其中杜鵑花品種更是達41種,花色可達16種之多,這也使得蒼山成為當之無愧的“天然杜鵑花園”。
 
蒼山十九峰,每兩峰之間都有一條溪水,這就形成了十九峰夾十八溪的奇特地貌。與十九峰異曲同工的是,大理子民同樣賦予了十八溪美麗的名字:霞移、萬花、靈泉、白石、雙鴛、隱仙、龍溪、清碧、莫殘、葶溟十八溪宛如十八條銀龍,飛騰而下,而盡頭正是與點蒼山遙遙相望的洱海。
 
洱海其實并不是海。作為云南第二大淡水湖,洱海因為形狀酷似人耳,故名洱海。乘坐游船沉浮于洱海之上,干凈透明的湖面宛如碧澄澄的藍天,但湖中的太陽卻少了份熱烈,給人以寧靜而悠遠的感受。
 
洱海之奇在于“日月與星,比別處倍大而更明”。據說,如果在農歷十五月圓之夜泛舟洱海,天上湖中各有一輪明月,看著看著,就分不清究竟是天月掉海,還是海月升天。
 
之于游客,洱海是向往;之于百姓,洱海則是母親。據《西洱海志》記載,洱海“魚族頗多,視他水所出較美,冬卿甲于諸郡”。洱海優(yōu)良的水質與豐富的水產資源,造福了大理的一方人民。
 
隔著一個扇形的沖擊平壩,洱海與蒼山遙相呼應。這其中,大理古城與崇圣寺三塔則為這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憑添了幾絲煙火氣。
 
一座古城
 
“一水繞蒼山,蒼山繞古城”,這古城說得便是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的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筑羊苴咩城,設為其新都。但現今保留的古城實則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在大理古城的四座城門當中,南城門是四門之首,也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標志。城門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覽大理時親筆所提。
 
穿過南城門一路向前,華麗而精致的五華樓便躍入眼簾。五華樓最早是南詔王的國賓館,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時,曾經駐兵樓前。明朝初年,五華樓在戰(zhàn)亂中被燒毀。明洪武年間重修大理古城時,雖在五華樓舊址上修了鐘鼓樓,但其規(guī)模格局已遠不如南詔時。
 
夜幕降臨之后,古城燈火輝煌,人聲鼎沸。沿著已經干涸的古老河道信步而行,眼前忽明忽暗的光亮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恍惚之間仿佛將人拉回了600年前的繁華盛世。
 
從大理古城往北1.5公里處,一大二小三座磚塔西倚蒼山應樂峰,東臨洱海萬頃波,形成鼎足之勢,造型和諧、渾然一體。這便是有著“妙想佛都”美譽的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南詔王勸豐時期(公元824~859年),先建了大塔“千尋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磚塔,屬典型的唐代建筑風格;稍后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2.19米,是一對八角形的磚塔,屬典型的宋代建筑風格。
 
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揚的理念之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據說大理地區(qū)多水患,要治水必先治龍,而龍只畏大鵬。因此只要塔和塔上的大鵬金翅鳥存在,龍就不敢作惡,水患減少,自然“山川永固”。
 
崇圣寺三塔修建至今,已經歷了上千年的風雨剝蝕。30余次強地震,使得三塔現都已偏離垂直線,呈現傾斜狀態(tài)達400多年。1961年,三塔被國務院首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8~1981年,國家文物局撥款43萬元對三塔進行了歷時3年的維修與加固。正是在這次維修與加固中,清理出佛像、寫本佛經等珍貴文物680 余件。這些文物成為研究南詔和大理國歷史寶貴的實物資料,同時亦見證了南詔和大理國時期,印度密教、中原地區(qū)廣為流傳的佛教禪宗、藏傳佛教等宗教文化在大理的交匯融合。■
 
(文中照片均由作者所攝)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7年3月刊 沿途驛站)
發(fā)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