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發(fā)布時間:2016-11-28 21:7:53
普建新:“西部之光”圓藏族青年科研夢

 
普建新,1978年1月生,藏族,博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學科方向為天然產物化學。2012年入選“西部之光”重點項目。獲2014年云南省自然科學獎特等獎(排名第五);2013年云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排名第二)。
 
我的藏名是普諾·白瑪?shù)ぴ觥?978年1月1日,我出生在云南省香格里拉縣東旺鄉(xiāng)一個美麗的小山村——麥龍村。
 
1985年,我進入了香格里拉縣紅旗小學,一所全漢語教學的學校。為了方便,父親就給我起了個漢族名字——普建新。從小學、中學再到大學,在眾多老師及親朋好友的幫助下,我一直在極好的環(huán)境中成長,學習、生活中的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不斷提升。
 
2001年,我有幸考上了云南大學藥學院李良老師的碩士研究生,在李老師課題組得到了較好的鍛煉,并漸漸對天然產物化學研究產生了濃厚興趣。
 
2004年我繼續(xù)攻讀博士,并有幸拜在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孫漢董老師門下。在課題組3年的學習生活中,不僅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拓寬了科研視野;同時,在孫老師的諄諄教導之下,堅定了我今后從事科研的信念。更為重要的是,我從老師身上學會了如何做人,獲得了品格的陶冶,并將受益終身。
 
博士研究生畢業(yè)后,蒙恩師抬愛,我得到了留所工作的機會,任助理研究員。除了進一步開展博士研究生階段針對五味子科植物的次生代謝產物研究外,孫老師又給我布置了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即重要藥用植物類群——香茶菜屬植物次生代謝產物及其生物功能的系統(tǒng)性研究。研究內容得以確定。但對于一名剛畢業(yè)的博士研究生來說,能否獨立申請研究課題并開展研究是極為重要的。
 
此時,申請項目的渠道及選擇范圍還是極為有限的。雖然,中科院為進一步提高科學院西部地區(qū)研究所的競爭力,促進西部地區(qū)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更好地為西部地區(qū)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服務,推出了“西部之光”人才培養(yǎng)計劃,但剛畢業(yè)的博士研究生是無法申請并獲得資助的。
 
幸運的是,在我博士畢業(yè)的2007年,中科院開始實施“西部之光”人才培養(yǎng)計劃西部博士科研啟動資助項目,每年資助60個項目,每個項目資助20萬元(院里支持10萬元,研究所匹配10萬元),執(zhí)行期為3年。這為我們剛畢業(yè)的博士開啟了便捷之門,通過積極申報,我有幸入選,這一項目也就成為了我本人開展科研工作的第一個自主申請的研究課題,意義重大。
 
在這一項目的支持下,不僅研究內容得以順利開展,同時在孫老師的指導下,我也開始逐漸培養(yǎng)起獨立思考、獨立解決科研難題的能力。
 
項目執(zhí)行期間我破格晉升為副研究員,并在2011年1月被遴選為碩士研究生導師,真正開啟了作為導師的歷程。該項目在結題時獲得了“優(yōu)秀”的成績,同時,我在此課題的研究基礎之上獲得了自己的第一項國家基金委青年項目資助,并入選了2011年度云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才計劃。
 
2012年,幸運之神再一次眷顧。我們開展的針對香茶菜屬植物的研究課題在已有研究基礎之上,以“香茶菜屬植物中對映—貝殼杉烷二萜成分及其抗腫瘤成藥性評價”為題申報了當年的“西部之光”重點項目(30萬元),并榮幸入選;同時在2016年結題又再次獲得了“優(yōu)秀”的成績,并得到了中科院優(yōu)秀項目的后續(xù)支持(20萬元)。
 
該項目執(zhí)行期間,我晉升為研究員、博導,并獲得了2013年度國家基金委優(yōu)青項目的資助,同時獲得了國家基金委—云南聯(lián)合(重點)項目的資助。最為重要的是,在孫老師的信任及極大支持下,我成為了課題組組長。
 
“西部之光”之“西部博士”項目開啟了我從事科學研究的“神圣之門”,實現(xiàn)了自己從博士研究生到科研人員,再到導師的逐漸蛻變。
 
而“重點項目”則是我科研生涯的助推劑,不僅督促自己更為努力地開展研究,同時也促使自己更多的獨立思考,緊跟學科的研究前沿,不斷拓展新的研究內容,開展多學科合作研究。
 
從博士畢業(yè)至今已走過了9個年頭,我著重關注重要藥用類群植物(五味子科和香茶菜屬,即“一科一屬”)及其內生菌次生代謝產物與生物功能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在課題組全體同事及同學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我從出生于高原小山村的一個藏族小孩,成長為一位從事天然產物化學研究的科研人員,這一過程中需要感謝的人很多,包括從小到大所遇到的所有老師和在學習、生活中給予我極大支持的家人與朋友,以及中國科學院在我的成長過程里給予的極大支持。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西部之光”項目,它的存在,對于本來就處于競爭力相對劣勢的西部研究所,尤其是剛畢業(yè)的博士研究生及副研究員來說可謂“及時雨”,相信許多人都從中受益。
 
同時,這一有針對性的人才項目,確實會為一些有志于從事科研工作的同學奠定較好的研究基礎,使其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為順暢,并能不斷地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與聰明才智,為中科院、乃至我國的科研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16年11月刊 征文集萃)
發(fā)E-mail給:      
| 打印 | 評論 |